乌江畔崛起“黄金水道”新引擎

——探访瓮安港云中港区建设现场
黔南日报 2025年05月08日

  建设中的瓮安港云中港

  记者   牟泗亭   朱丽   肖伟   侯瑞云   张恒嘉

  乌江的晨雾还未散尽,瓮安港云中港区的工地上已是一片沸腾。码头的钢筋骨架沿江岸延伸上百米,起重机吊臂高悬,工人们正忙着为下步安装设备做好准备。同时,配套集疏运公路建设忙;远处,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的铺架工程全面启动。这座总投资3.5亿元的港口,不仅是贵州省首个集装箱专用泊位和半自动化码头,更承载着打通乌江“黄金水道”、重塑西南物流格局的使命。

  “水位落差大、施工期短,我们得和水流抢时间。”贵州港航港口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乌江年均水位变幅超过10米,项目曾两次因水位暴涨被迫停工。工人们利用低水位期24小时轮班作业,硬是将码头主体结构“钉”在了江岸。眼下,一期工程的两个1000吨级泊位雏形初现,配套的堆场、道路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7月投入运营。

  据了解,贵州公路、铁路、水运的吨公里成本分别为0.5元、0.3元、0.12元。港口投用后,相较公路运输可降低综合成本60%,较铁路节约20%。“去年瓮安外运货物2500万吨,若改走水运,每吨货物运到上海能省下近八成费用。”瓮安县交通局副局长、瓮安县地方海事处处长蒋汰宏说,货物从云中港区登船后,可乘500吨级货轮沿乌江直抵重庆涪陵,换乘千吨级船舶进入长江,30天直达长三角。这条“江海联运”通道,将彻底改变黔南地区“守着乌江走旱路”的历史。

  作为黔南州目前唯一的货运专用码头,云中港区规划建设6个泊位、3个作业区,远期年吞吐量将超百万吨。其辐射范围覆盖瓮安、福泉、开阳等地的磷化工、煤电产业集群。“江山——瓮福化学产业园到码头直线距离仅7公里,未来货物‘出厂即上船’。”蒋汰宏介绍,港口还将承担“北粮南运”功能,智能调度系统和半自动化装卸设备更是为“智慧港口”发展奠定基础。这个黔南首个“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正将曾经的乌江“险阻”化为“通途”。

  正午时分,江岸的机械轰鸣声与货船汽笛声交织,仿佛奏响一支“向江图强”的进行曲。未来,这条串联长江经济带的物流动脉,将为中国西南腹地打开一扇通江达海的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