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水务

传帮带让水利精神在专业技能提升中传承

黔南日报 2025年09月22日

  本报讯(卢锡江   记者   韩延洁)   在瓮安县擦耳岩水库工程现场,一位中年技术骨干拿着图纸,不时与身旁3名刚入职的年轻人细心讲解,一旁的年轻队员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握笔记录。这是瓮安县水务部门在工程一线以工地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开展传帮带活动的生动场景,让水利精神在专业技能提升中传承、延续。

  “现在我们通过图纸向你们介绍水库的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三部分建设情况。”

  “大坝主体建设完工沉降3到6个月,沉降高度不超过大坝高度的1%就可以进行面板浇筑了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施工一线,这场“老”与“新”的对话,精细到从钢筋的间距、弯钩的角度,到绑扎的牢固程度,每一个步骤都不放过,耐心交流其中的规范和要点。针对下一步的钢筋混凝土浇筑面板,技术负责人结合实际情况深入讲解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如何布置冷却水管、怎样进行表面保温等,让刚入职的青年认识到温控对于防止混凝土裂缝、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作用。

  “书本上的公式是死的,现场的情况是活的,前辈的实践经验能帮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一位年轻队员在学习笔记里这样写道。像该项目这样的“老匠”,在瓮安水务部门还有很多,通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把实用的技术、严谨的态度传递给后辈,让“水利无小事”的理念深植人心。

  “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真正接触到了一线的‘活教材’,每个环节的专业性与严谨性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且充满挑战。特别是溢洪道的设计特点与施工,说明水利工程既要满足防洪功能要求,又要兼顾结构稳定性。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努力多学水利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全身心投入水利事业。”一位年轻队员表示。

  据介绍,瓮安县水务局将注重“手把手教”,关注“压担子练”,通过“交任务、给平台、提要求”等方式,让新一代水务人稳稳接过水务事业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