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冯盘艳)近年来,惠水县摆金镇马道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通过示范点打造载体,以“党建引领、群众主体、民约治村、成果共享”路径,通过“支部先行、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联动模式,激发村民主体意识,推动村民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交出了一份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答卷。
党建领航,把准整治“方向盘”。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长期工作难题,以群众所思所盼为出发点,通过深入调研群众意愿、召集支部成员协商、精心谋划推进措施,聚焦“环境卫生治理、乡风文明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等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示范点打造方案,确保整治工作方向不偏、举措务实、群众拥护,为整体工作筑牢“主心骨”。
群众做主,激活自治“源动力”。坚持群众主体地位,让村民全程参与整治工作。在点位打造之前,组织群众代表前往6个示范镇村考察学习,点燃群众打造热情;先后召开13次村干部会、党员代表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共同协商打造方案,凝聚共识。其中,二组马道寨组织群众筹集资金4万余元用于首个示范点建设,一组发动群众自愿将30余万元组集体资金投入第二个示范点建设,同时主动投工投劳参与建设;为加强后续管理,还配套制定门前三包、房长管家、促进会监管等自治机制,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良性循环。
能人带头,筑牢推进“生力军”。聚焦党员、公职人员、寨老、经商能人、房长等关键群体,开展思想引导工作,形成统一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让其成为整治工作的“助推器”。两个示范点共60余名乡村能人投身其中,成为工作推进的中坚力量。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新样板”。不搞“一刀切”,在复制二组群众发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两组实际情况实现差异化打造。在资金筹集方面,二组侧重发动群众与社会力量集资,一组依托组集体资金,说服群众将资金投入整治;在主题内容上,二组突出“产业发展、军人精神、乡风文明”,一组聚焦“两清两改两治理、基层治理、民族文化、移风易俗”,让每个示范点都有独特亮点。
全域推进,绘就和美“新图景”。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从首个示范点打造之初,便规划“逐步推进、全面覆盖”的工作计划。目前,已成功将二组经验复制到一组,下一步,将结合三组实际情况谋划方案,计划2026年启动三组示范点建设,力争五年内实现三个组全覆盖,把马道村打造为摆金镇的一个和美乡村样板,推动治理模式从“点上出彩”向“全域开花”跨越,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