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致富方式

黔南日报 2025年10月11日

  廖毅

  第一次听说《失落百年的致富经典》,来自苗医专家杨国浒先生的分享。这位终日与脉象、草药为伴的医者,在微信群里细致剖析一本财富经典的场景,颇有些违和的诗意。

  一位以悬壶济世为业的人,为何对致富之道如此热衷?这份好奇驱使我翻开书页,而最终萦绕心头的,是书中那句看似简单却力抵千钧的话:特别的致富方式。

  杨先生将全书解析为财富思维觉醒、商业实战法则与个人理财指南三重维度,结构清晰如药方。但真正读进去,会发现这本书并非一本冰冷的行为指南,而是一部关于“创造”的哲学。它所说的“特别”,并非指投机取巧的捷径,恰恰相反,它揭示的是一条更为古老,也更接近本质的正道:致富,首先是一场内在世界的建设与秩序的外显。

  书中开篇就说:“你天生就应该富有。”这并非空洞的激励,而是在挑战一种深植于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将贫穷与道德崇高悄然挂钩,或将财富视为零和游戏的幸运奖赏。杨先生作为医者,其分享的第一部分“财富思维觉醒核心”,点明了本书的基石:治病须先断病根,治贫须先破心穷。这种“特别的致富方式”,其特别之处首先在于视角的彻底转换:它将致富从外部资源的争夺,转向内在创造力的唤醒。

  “财富是你吸引来的”这一法则,常被误解为玄学的空想。但本书将其与“感恩让你更加富有”“描绘你的致富梦想”等具体心法结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心理机制。感恩,是为了将心灵的焦点从“欠缺”调整为“已有”,从而与丰盛的频率共振;详细描绘梦想,则是将模糊的欲望转化为清晰的精神蓝图,如同建筑师的效果图,为后续的物质呈现提供精确的模板。这与苗医“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底层逻辑何其相似?都是致力于恢复系统本身的生机与平衡。一个内心充满匮乏感与焦虑的人,其决策必然短视,容易陷入“盲目投机”的泥潭;而一个确信丰盛、心怀感恩的人,其行动更为稳健、开阔,从而自然“吸引”来更多的机遇与合作。这便是“特别的致富方式”的第一重含义:它是一门关于意识频率管理的学问。

  然而,本书绝非止步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它的“特别”更体现在“思维”与“行动”的无缝衔接上。“按照法则采取行动”“要快,要全力以赴”等章节,构成了从心法到兵法的桥梁。它强调的行动,并非漫无目的的忙碌,而是基于清晰愿景的、有智慧的创造性行动。

  其中最核心的法则是“公平交易”。本书反对任何形式的巧取豪夺,主张通过为他人提供超值的产品或服务来创造价值,并以此作为财富的源泉。这便与杨先生解析的“商业实战关键法则”中的“仁爱”“保持你的正直品格”等遥相呼应。这让我想到杨先生的医者身份——他的财富(诊金)正是来自于他为病人提供的独特价值(健康的希望与治疗)。这种致富方式,使得财富积累与人格修养不再是背道而驰,而是相辅相成。当你“热爱事业才能带来财富”时,工作本身便成了能量的源泉,而非损耗。你的专注与热忱会注入产品与服务,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财富便是这创造过程自然而然的副产品。

  这种行动方式,要求“不要分散你的力量”,要“系统化”。它鼓励一种“匠人”精神,在自己的领域内深耕,将事情做到极致。这不同于追逐风口的投机,而是相信在任何领域,只要你能创造出不可替代的价值,财富自会寻你而来。这是一种更为深沉,也更为持久的力量。

  本书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其最终的归宿。它追求的并非冰冷的数字堆砌,而是“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的全面富足,是“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足”。杨先生解析的“从优秀到卓越”与“迈向财富之巅”,都指向了这一点。财富的终极意义,在于为生命提供更大的自由与可能性,从而能够“优化财富管理”“提升社会价值”,乃至参与“共同富裕”。

  这便回到了最初那个让我好奇的问题:一位苗医专家为何对此书津津乐道?我想,答案或许就藏在这“特别的致富方式”里。对于杨先生而言,号脉诊病是他的“特别的致富方式”,他通过精进医术、仁心待人来实现价值与财富的积累。而《失落百年的致富经典》所提供的,是一套可以迁移的底层逻辑:无论是治病还是治贫,其核心都是遵循宇宙间某种关于生长、创造与和谐的法则。它告诉每一个普通人,你无须成为掠夺者,只需找到自己独特的天性爱好,以正直、创造、感恩之心,全力以赴地提供价值,便能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稳健而丰盛的致富之路。

  这本书之所以“失落百年”,或许是因为在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这种强调内在建设、强调厚德载物的“慢”哲学显得格格不入。但它之所以仍是“经典”,正是因为它触及了超越时代的真理。它提供的不是一夜暴富的幻梦,而是一幅通往真正富足人生的地图。

  感谢杨国浒先生的推荐与分享,他让我看到,一位医者对于财富的理解,可以如此深刻地与他的职业精神相融合。这本身,就是“特别的致富方式”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