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在移栽油菜秧苗
本报讯 (曾乙珊 李泽鑫) 金秋时节,阵阵发动机的轰鸣在长顺县摆所镇松港坝区奏响秋种的进行曲,一台台“铁牛”在农机手的掌控下,前突后进,平整土地,为油菜播种做足准备。
过去,农民们靠人力和牲畜犁地,生产效率低下。如今,在摆所镇的田间地头,现代化的机器成为主角。这些“铁牛”们威力巨大,旋耕机深入土壤,快速均匀地打碎和翻松土地,让板结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据统计,一台旋耕机一天的犁地面积可达15亩,相比传统方式,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以前靠人力犁地,一家人忙活好几天才能犁完几亩地,现在有了这些机器,基本上两天时间就能搞定五六十亩的田土!”家住松港村牛滚塘的农机手王朝阳拍打着“铁牛”高兴地说道。
在机器犁地完成后,油菜播种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今年,摆所镇积极推广优质油菜品种,如“油研2020”,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含油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点。同时,为确保播种质量,摆所镇在播种前安排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传授油菜种植的科学方法和管理技巧,特别是针对病虫害防治方面,结合松港坝区土壤湿度、温度等生产条件,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
“坑洞的深度在3至5厘米,如果记不住,就拿食指来比。先施复合肥再插油菜秧,来年收成不用慌,这是镇里面农技人员当时教我们的,我都牢牢记住了,确保存活率和产量都有提高!”家住摆所镇松港村扁寨组的王启芬一面忙着用小铲子培土一边说道。
为推动油菜产业的发展,摆所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注重良种驱动。今年,全镇统一选用高产、高油、抗病、宜机收的优质油菜品种“油研2020”,并免费发放给农户。该品种含油量高达40%以上,亩产可175公斤以上,且成熟期一致,极大方便机械化统一收割,有效破解传统油菜种植“效率低、成本高、收益差”的难题。另一方面,加大耕种补贴力度,对已耕种的油菜地块,按照每亩80元补助到农户账户,提高农户种植热情。目前,摆所镇油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预计产量可达1920吨,油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发展油菜产业,不仅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还能让我们的乡村更加美丽。”摆所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摆所镇目前已举办两届油菜花节,吸引各地游客3万余人拍照打卡。下一步,摆所镇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推动油菜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助力乡村振兴。
摆所镇“铁牛”奋蹄犁沃土,以机器犁地助力油菜播种的生动场景,是长顺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机器犁地的轰鸣声和农民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