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贵定县融媒体中心 周城杰)金秋时节,稻谷飘香。在贵定县德新镇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坝里,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画面正温馨上演——村民戴着草帽,手持耙子,翻动着铺开晾晒的稻谷,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闪烁,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生动注脚,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平日里庄重肃穆的办公场所,如今变成了充满丰收欢乐的“便民晒谷场”,描绘出一幅干群心连心的温暖画面。
党群服务中心本是服务村民、凝聚人心的阵地,如今化作临时“晒谷场”,这一“变”,尽显“温度”与“柔性”。村委会主动开放公共空间,为村民解决晾晒难题,让政策“刚性”与服务“柔性”深度融合,既守护了粮食颗粒归仓,也筑牢了干部群众“连心桥”。
“今年收成好,稻谷多,正愁家里的院坝不够晒,担心下雨天谷子发霉浪费了。没想到村委主动让我们把谷子拉到这里来晒,真是想到我们心里去了!”正在翻晒稻谷的村民龙大娘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这院子的水泥地又平整又宽敞,阳光充足,谷子干得特别快,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如今,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农户的劳动成果颗粒归仓,避免因晾晒不便导致粮食霉变受损,德新镇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把硬化空地、广场及停车场“腾出来”,邀请乡亲们把丰收的成果“晒进来”,并安排人员做好协调与服务,确保晾晒工作有序进行,最大限度保证粮食颗粒归仓。一片片金黄的晒谷场犹如秋日最美的点缀,铺满乡间。这绚烂的金色,既是对农民一年辛勤耕耘的丰厚回报,沉淀着收获的满足与喜悦;也蕴藏着农民对来年光景的美好期盼,凝聚着继续奋斗的强大动力。
德新镇各村从群众需求出发,向群众满意努力,在秋收时开放院坝助农晒谷已成为一项暖心传统。平时,组织农技培训、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生产难题、开展惠民政策上门讲解等也是常态。党员干部们始终坚持以心换心、以情暖情,用主动靠前的服务将“为民初心”体现在行动上,让党的关怀如阳光般温暖每一位群众的心田。
村委院坝变身“晒谷场”,晒出的不仅是饱满金黄的稻谷,更是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厚情怀。这一暖心举措,既有效解决了群众“晒谷难”的燃眉之急,也在无声中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真心点赞。灿烂阳光下,阵阵稻香沁人心脾,映照出浓浓的民生温度与赤诚的初心。下一步,德新镇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全力保障粮食丰产丰收,守好群众“粮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