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金盆村

多管齐下整治环境 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黔南日报 2025年09月26日

  本报讯 (朱家龙) 今年以来,平塘县金盆街道金盆村围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切入点,多措并举推进全域整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凝聚环境整治合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行“党支部+党员+群众”工作模式。党员带头落实“门前三包”、签订倡议书,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整治。通过党员联户制度,每名党员联系5至10户群众,开展政策宣传、问题排查和整改帮扶,实现工作全覆盖,形成“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同时,积极推行村民议事、院坝协商,引导群众参与村规民约制定和积分管理,设立“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实现从“被动整治”到“主动维护”的转变。

  分类施策+常态保洁,夯实长效管理机制。针对不同区域实际,实施差异化整治策略:城区重点规范垃圾收运,偏城区域清理乱堆乱放和残垣断壁,养殖区域推进改圈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在各片区配备专职保洁员,明确“六边一区域”保洁责任,确保街边、村边、路边、田边、房边、水边及公共区域无垃圾、无积水、无堆积物,实现垃圾日清日运。常态化开展卫生整治,组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和主动服务,对难点问题联合上级部门协同处理,确保整治不留死角。

  宣传引导+立体监督,推动整治走深走实。坚持宣传开路,通过宣传栏、微信群、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宣传整治成效,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主动听取群众环境问题反馈,村委会第一时间核查处理,构建起“上级督导+群众监督”的立体监管体系,确保整治工作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已清理乱堆乱放126处、整治公共区域卫生5处、改善家庭卫生68户,拆除残垣断壁1户,完成改厕2户。图为清运河道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