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党员参与小区治理议事会
本报讯(覃舒颖) 近年来,荔波县着力在破解流动党员“去向掌握难、管理落实难、活动开展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上想方法、出实招、求实效,抓住“双向共管”“教育服务”“平台搭建”三个“关键环节”,实现流动党员“不脱节、不掉队、不缺位”。
紧扣“双向共管”关键环,确保流动党员“管理不脱节”。常态化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行动”,动态摸清全县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梳理形成流动党员动态管理信息台账,建立“一对一”双向联系机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教育引导流动党员主动向用工单位和居住地党组织报到并亮身份,破解“两头不靠”的问题。强化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联动配合,推动流动党员主动到流入地(单位)基层党组织报到,结合行业领域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在流动党员集中区域建立党组织活动阵地,加强经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让流动党员“有家可归”。目前全县424名流动党员已纳入台账管理。
紧扣“教育服务”核心环,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队”。用好用活“学习强国”APP、贵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流出党员微信群等平台资源,定期为流动党员发放“学习资料包”,通过网上党课、网络课程等方式,确保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党性教育。整合辖区党群服务中心、“星级服务站”、司机之家等现有资源23个,结合流动党员就业需求,分类开展特色种植养殖、餐饮等免费技能培训30余场次,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法律法规,为流动党员就业创业提供强有力的帮助。落实流动党员“补课教育”,紧扣流动党员行前、外出、返乡三个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座谈交流活动,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振兴献计献策,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队。今年以来,开展走访慰问300余人次,利用网络推送学习资料20次,举办座谈会20余场,收集到意见建议50余条。
紧扣“平台搭建”活力环,确保流动党员“干事不缺位”。实施“百千万工程”“党建领航·金融加油”行动,把优秀外出务工经商流动党员纳入乡土人才库,吸引流动党员带资金、带技术、带产业返乡创业,并推荐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提高他们的身份认同感。结合“双报到”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鼓励兼任网格长、楼长等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形成“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在两地”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在务工单位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在“小个专”领域评选挂牌“党组织推荐放心店”“共产党员经营户”等,引导党员经营户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18名流入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所在企业、居住地村(社区)各项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