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故乡的歌

(诗三首)
黔南日报 2025年10月12日

  黄福康

  都匀礼赞

  这里是上天馈赠的春苑,

  这里是炎夏眷顾的憩园,

  这里是山水汇融的集市,

  这里是生态优美的景点!

  如果斗篷山不是沅江起源,

  剑江河不把琼浆玉液奉献;

  如果东山石壁只挂枯藤黄叶,

  文峰塔泯灭一方人文积淀……

  无论千百年沧桑如何演变,

  遑论南明永历帝厝葬郊野,

  张翀、邹元标创办民教心学,(1)

  巴拿马盛会将金奖授予都匀毛尖……(2)

  匀城风光势必难以珠联璧合,

  州府的今朝不可能如日中天,

  域内寰中倘无史迹附丽装点,

  山川再美也会失却迷人光焰。

  所幸布依苗汉的福地得天独厚,

  不仅招来徐霞客款步流连,

  还吸引联合国考评专员睁大慧眼,

  爽以“全球绿色城市”盛赞加冕!(3)

  当我乘兴登临东山之巅,

  重温沉潜哲理的摩崖箴言。

  顿悟“栖此盘谷,饮此泉水”,

  方识世外桃源,竟让贬谪化囚为仙!

  此刻,谁能不僭越千年时限,

  张翀更名的龙山依旧雄奇威严。

  而今“人面不知何处去”,

  多桥剑江,已美如妆饰的霓虹彩练。

  惜叹登高已难尽览故乡娇颜:

  文峰塔地标已换为绿博园名片,

  古老的城区正跨山向东蔓延……

  除了航拍,文笔已难将其盖头轻掀!

  (1)明朝的张翀与邹元标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着相似的经历,都因刚正不阿遭贬流放都匀。曾设坛讲学多年,推动了当地文教事业的发展,后与王阳明被合称为贵州“三迁客”。

  (2)1915 年,都匀毛尖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3)2012 年 6 月 18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都匀被评为“全球绿色城市”。

  银杏树下

  那天我匆忙从石板街边走过,

  忽见群童在行道上欢逐如雀。

  一排金黄的银杏树下,

  秋风拂叶不断将笑声撒播。

  原来学童欲将标本制作,

  竞将晶莹圆润的落叶捕捉。

  飘洒的杏叶如音符曼舞,

  在五线谱般的十指间编织心歌……

  这场景我似曾在哪儿见过?

  一株苍迈银杏忽在心空闪烁!

  在鱼酉,千年银杏树弥足珍贵。(注)

  仿佛生命的奇迹就植根叶脉!

  银杏千年结下多少硕果,

  又有多少叶籽变中药炒货?

  古银杏树的奉献至诚至伟,

  即便落叶,也美如名花玉琢!

  千百年风霜雨雪何其险恶,

  它竟然在荒山野岭如佛打坐。

  眼前银杏该尊称它为始祖吧,

  其生命就像民族美德经久耐磨!

  可不是吗?就在故乡古银杏树下,

  沉潜着一阕天籁般的声乐,

  它仿如古老民族的唢呐——

  彰显寿山福海,彪炳丰润祥和……

  于是我也学孩童将杏叶拾掇,

  全然不顾行人的哂笑与惊愕。

  行道树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

  噢,高山景行兀将心弦弹拨!

  (注)位于福泉市鱼酉村李家湾的古银杏树已有3000多年(亦传5000—6000年)历史,其树高50米,胸径4.79米,树冠覆盖600余平方米,需13个成人手拉手才能环抱。2001年曾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据林业专家考证,现全国胸径在4米以上的古银杏树仅存4株,福泉古树为众之最。

  黔南风韵

  朔风在黔南找不到北,

  没有一片沙尘为它助威呐喊。

  这里的峰峦,苍绿一色;

  这里的流泉,晶莹亮闪;

  这里的村寨,径幽云淡;

  这里的县市,花影纷繁……

  似山浸于湖,湖托着山,

  白云朵朵如远航的船帆。

  似坡举着树,树撑着伞,

  串串瓜果将枝头压弯!

  哎,车窗凭眺,云空鸟瞰,

  扑面满目青翠,碧波翻滚!

  无不慨叹造化神来之笔,

  肆意将锦绣山川涂抹渲染……

  噢,无须借茅台助兴把盏,

  好花红与笙歌已迷醉宾客。(注)

  而高速路网,磷矿毛尖,民族珍玩……

  更足商贾游人乐而忘返!

  朔风,注定要逃离黔岭之南,

  只为宜居的生态夏凉冬暖……

  (注)“好花红”是布依族叙唱情爱的民歌,发源于黔南惠水县好花红乡一带的布依族山寨,清代时即已在布依族民众间传唱,至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