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刺梨遇到红茶……

黔南日报 2025年10月13日

  记者   陆金慧   杨军

  走进都匀市蒙阿妹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厂房,映入眼帘的是工人们正忙着制作刺梨红茶。挑选刺梨鲜果、剔除果籽、反复清洗果子,再将蒸过的红茶填入刺梨果实,各种工序有条不紊进行。

  企业负责人蒙正丽告诉记者,以前这个时候早就停产了,只有今年还是热火朝天。最近,每天她都要去车间,检查当天采摘的刺梨鲜果情况,看着工人们将刺梨去籽、填茶、控温慢烘,她才放心。

  如何将夏秋茶加以利用是多数茶企正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去年,蒙正丽根据市场需求,探索“茶果融合”模式,尝试把本地优质刺梨和红茶结合起来,制作刺梨红茶,没想到这款刺梨红茶意外走红,让这个夏秋时节格外忙碌,订单源源不断。但是这款茶的做法可不简单,从刺梨选果开始,手工打孔、取籽,再反复清洗,把精心蒸过的红茶一点一点地填满整个刺梨果。而最关键的一步是烘焙提香,要经过反复控温和烘焙让茶叶的醇厚和刺梨的果香完美融合,形成独特的、浓郁持久的果香气,才能做到“好喝又健康”。

  今年我们对产品作了提升和改进,把刺梨的刺保留下来之后,喝起来就特别鲜甜,因为保留了原有的内含物没被破环,蒙正丽说。

  刺梨红茶的制作工艺虽繁琐且耗时长,但企业秉承“宁让一人品千次,不愿万人尝一回”的初心,做出来的刺梨红茶,香味浓郁,冲泡之后茶香醇厚,韵味十足,受到了众多好评。

  平时我也是比较喜欢喝茶的,但都是绿茶和红茶居多,今天喝了这一款刺梨红茶感觉别有一番风味,不光有刺梨的果香,也有红茶的香甜,客商杨婷兴奋的说。

  刺梨红茶单品的走红让企业开辟了新赛道,今年预计要收购2万公斤刺梨、6000公斤茶青,生产大约3000公斤刺梨红茶。今年的刺梨红茶单品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产值近150万元,八成以上源自订单,这意味着既有茶香又富含营养的刺梨红茶已得到市场认可,企业的这条创新路没有走错。

  除此之外,企业还拥有茶园基地2800余亩,同时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每年通过茶园管护、采摘带动大量群众就近务工增收。

  “离家近,收入一个月五六千左右,还可以照看老人和小孩,感觉比在外面要好。”企业员工方顶伍激动的说。

  春季炒制有机茶,秋季采摘刺梨果。刺梨红茶将刺梨与红茶完美结合造就了独特的风味与口感,这是企业立足优势、推动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之一。接下来,企业将充分立足公司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在产业融合创新中建强产业链、拓展附加值,借助各种平台打响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