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长顺县融媒体中心 杨忠山) 近日,走进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的体育馆,40盏智能防炫无影灯在顶上悬挂着,通过光线智能调节系统,可以降低学生运动的风险,也能保护眼睛看不清带来的危害。
在长顺县第二中学,7700平方米的室外道路、跑道及足球场已实现塑胶化,彻底告别了昔日“雨天坑洼积水、体育课被迫取消”的困境。
“以前操场一下雨就像泥塘,现在孩子们每天都能在标准跑道上跑步、踢足球。”长顺县第二中学负责人感慨道。硬件设施的蜕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更推动学校开发了篮球、足球等多样化体育课程,让校园活力显著提升。
在长顺县第四中学,通过校门重构、安全通道升级及围墙翻修,实现了人车分流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了师生上下学的交通隐患。
“校门改造后,家长接送孩子时车流有序分流,安全系数大大提高。”长顺县第四中学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长顺县第二中学、长顺县第四中学发生的变化,得益于广州市黄埔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58万元,实施了长顺县2024年中学提质改造建设项目。2024年,黄埔区对长顺县教育的帮扶不仅体现在硬件上,还通过教师培训、教研联动等“造血”机制,推动了长顺县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升级。
“黄埔与长顺的教育协作,真正让山区孩子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种跨区域资源整合模式打破了地域壁垒,正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火种’的关键抓手。”长顺县教育局装备站负责人说。
近年来,广州市黄埔区立足“中央要求、长顺所需、黄埔所能”,在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以“一校一策”的精准化方案破解长顺县办学难题。同时,充分利用广州职业教育和技工院校资源,推广“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模式,扩大“订单班”“定向班”培训,汇聚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帮扶长顺县,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力度,培养本地优质人才团队,提升长顺教育水平。
广州市黄埔区在对长顺教育的帮扶中,2023至2025年度共选派帮扶教师到长顺支教16人次,开展教师交流25人次,远程教育帮扶培训306次,帮扶资金2023年104.8万元、2024年358万元。
东西部教育协作的本质,是让优质教育资源突破地理限制,在山区土地上生根发芽。如今,随着黄埔区与长顺县两地协作的持续深化,这幅以教育公平为底色、以乡村振兴为愿景的画卷,正在黄埔与长顺两地的携手耕耘中渐次展开。
图为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体育馆悬挂的防炫无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