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三都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张俊峰 刘龙炯 余胜) 青山挂碧珠,又逢葡满园。当前,三都水族自治县9.636万亩葡萄喜获丰收。7月26日,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第二十九届葡萄学术研讨会暨2025贵州·三都水晶葡萄旅游文化活动如期举办,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的240余位葡萄产业技术专家专程来到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展专题调研并指导工作。
当天,专家们先后到三都农特产品产销分拣中心、普安镇前进村葡萄设施栽培示范基地、普安镇葡萄长廊山地机械化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大家深入葡萄园,仔细查看葡萄的生长状况,并针对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品质提升等关键环节展开交流。
“山地种植有三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树形的培养一定要是轻简化的树形,要不然工人不好上来下去,树形如果比较杂乱管理就很不方便;第二个问题就是如果可以用机械化尽量用机械化,包括我们的轨道车、或者修枝最好都能用机械化的方法;第三个很关键,一定要注意控产提质,我们虽然是山地,但是产量要控制下来,把品质提升上去,争取能够做到提质增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雷龑说。
近年来,三都持续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力度,做大做强做优茶叶、蔬菜、水果等涉农产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借助中央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力量,积极探索实施葡萄产业科技示范项目及标准化项目,促进水晶葡萄产业科研攻关升级。开展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控、水肥一体化等建设,安装轨道运输车、果园管理机等,进一步破解种植户运输难、人工成本高等难题,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品效益,确保群众种得出,卖得好,能增收。
“我们要重视‘90后’‘00后’的消费倾向,他们喜欢新奇的东西,包括葡萄脆片、葡萄饮料,还有葡萄叶做的葡萄茶,都是非常好的一些新的产品;还有葡萄的皮里面含有大量的花青素,怎么样接二连三把它的附加值放大?如果我们做好规划做出样品,有好的企业去参与运营,我相信现在老产区的葡萄还可以成倍地提高市场效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理事、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卫东说。图为专家深入葡萄园查看葡萄生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