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南州立足“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创新构建“工商联+N”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协作机制,打造具有黔南特色的“护企联络服务站”法治护航综合平台,形成“多元解纷、综合服务、典型引领、清廉建设”四位一体工作格局,为企纾危解困破难题,为全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创新机制,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
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秉承“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家”和“成就企业家梦想就是成就黔南发展”的服务宗旨,2024年7月,州工商联联合州人民检察院成立黔南州护企联络服务站,创新搭建全省首家法治护航综合平台。建立完善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工作机制:定期会商机制,制定出台《黔南州护企联络服务站工作办法》,明确诉求受理、转办、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联动服务机制,整合司法机关、商会组织、律师事务所等各方资源,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法治体检、法律三进、商会人民调解等专项活动;快速响应机制,开辟涉企纠纷调处“绿色通道”,建立商事纠纷“一站式”调处化解平台。护企联络服务站运行一年来,累计受理企业诉求67件,成功化解涉企纠纷64件,平均办理时限较以往缩短60%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6%。
精准施策,打造综合服务新平台
为营造更加优良的法治营商环境,护企联络服务站瞄准企业法律服务和发展难题,不断延伸服务职能,创新建立“1+6+N”服务体系:“1”即每月第一周周三固定开展“服务企业联合接待日”活动,联动州中级人民法院、州人民检察院、州税务局等有关部门现场办公,以“一事一议”方式“面对面”一线应答企业诉求;“6”是精心搭建政企交流、企企交流、银企合作、对外交流、政产学研用、税企沟通等六大服务平台,连续开展“民营经济大讲堂”“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企交流’”“职能部门走进商会(企业)”“法律三进”“银企对接”“法企对接”等主题活动28场次;“N”是联动多部门协同办理企业诉求问题,2024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企业融资、合同纠纷、维权等各类诉求60余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3亿余元。2024年,全州民营企业10.05万户,占全州登记企业数量10.31万户的97.48%。黔南11家企业上榜贵州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位列全省第3位;4家企业上榜贵州民营制造业20强榜单,位列全省第2位,实现“1+1>2”的服务合力效应。
以典型引领为突破,提振民企发展信心
树牢“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理念,汇聚政法机关、部门、商会、律所等优势资源,发挥商会等社会组织的渠道作用,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合作共享的运行模式,对登记受理的民企诉求和困难建议进行甄别判断,以落实《黔南州民企诉求闭环办理工作机制》为抓手,建立企业投诉维权问题清单,精选拖欠民企账款、合同纠纷等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督促各级各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抓好协调解决,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成功协调解决都匀市农投集团拖欠红船进出口贸易(东莞)有限公司250万元货款事项,该案例入选2024年全州违反营商环境“十不折腾”典型案例,进一步彰显了州委、州政府坚决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决心;妥善化解黔南州广东商会会员企业江苏新金山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与贵州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长达5年的工程款纠纷,依法调解后仅用半个月时间迅速完成二审判决,双方对1230万元判决金额均无异议并执行到位,极大地增强了广东企业在黔南投资发展的信心,广东海露集团当即表示今年将追加在黔南投资,拓宽农业产业合作链条。
固本培元,培育清廉民企新生态
围绕促进“两个健康”工作目标,把清廉企业建设作为企业生存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举措,培养造就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民营企业队伍。深入实施“三个一”清廉建设工程:构建一套培训体系,将廉洁从业教育纳入民营企业家培训必修课程,2024年以来,累计培训企业家1200余人次;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推动州工商联(总商会)163家副主席(副会长)、常委、执委企业建立完善合规管理制度,推动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牢固树立合规经营、清廉经营的意识,养成廉洁从业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开展一组特色活动,连续2年组织120余名企业家走进监狱、走进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民营企业家警示教育活动,打造“实地参观+现身说法+研讨交流”三维教学模式,探索政商共学共进、廉洁意识共筑的新路径。相关经验做法被州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收录并报省委,在全州积极营造清廉建设氛围,激发民营企业家正能量,唱响清廉“好声音”。
(来源:黔南州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