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琰 胡继明) 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端节”“牯藏节”“小年节”等民族传统节庆为载体,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品牌赛事,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注入动力。
深挖民族文化内涵,丰富节庆活动形式。坚持以文化为魂,深入挖掘水族、苗族、布依族等传统节庆的历史渊源与精神内核,以“传统仪式+创新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水族“端节”既保留开塘抓鱼、祭祖感恩等传统环节,也新增水书书法、银饰制作等互动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演授课;苗族“牯藏节”以千人长桌宴、芦笙舞大赛、银饰秀为核心,同步邀请布依族、水族群众共同跳团结舞、品新米酒,强化民族情感联结。据统计,每年各类节庆活动吸引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在增强文化认同的同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深厚基础。
打造特色赛事IP,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族体育赛事IP,开展“贵州村马”系列赛、贵州省第二届“凤凰杯”芦笙大赛、黔桂粤湘四省区“都柳江杯”篮球赛、水族端节半程马拉松等活动。依托“贵州村马”品牌,全年举办多场民族民间赛马活动,将体育竞技与乡村风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赛事不仅为各族群众提供展示舞台,也显著带动本地旅游发展,赛事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达90%以上,餐饮营业额增幅超100%,实现了文化、体育、旅游三者的高效联动与产业共赢。
以赛会友促交流,增进各民族间情谊。依托节庆和赛事平台,积极推动跨地区、跨民族交流。“都柳江杯”篮球赛邀请黔、桂、粤、湘四省区各族选手同场竞技,赛场上下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俗与文化互动,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情感融合,真正体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