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锟) 暑期来临,气温攀升,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龙里县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以志愿服务为重要力量,构建“宣传矩阵全域覆盖、实战演练锤炼硬功、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志愿力量协同发力”的四维防护体系,以系统化举措织密防溺水安全网,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构建全域宣传矩阵,筑牢思想“防火墙”。龙里县创新“线上+线下”“点线面”融合的宣传格局,让防溺水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各镇(街道)、县直部门精准把握赶集日、志愿者“点单日”、游泳高发期等关键节点,组织志愿者在人流密集区开展集中宣讲活动,发放宣传手册,向群众普及自救互救技能;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推送防溺水科普短视频,村应急大喇叭定时播报安全提示,形成“空中+地面”立体宣传网。学校通过家长会播放安全教育动画,对学生及家长防溺水事项做提醒告知,将安全理念传递到学生与家长心中。截至目前,该县各平台已推送防溺水短视频60余期,4914名干部职工化身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1.2万余次,走访群众2万余户,召开家长会96场。
深化实战应急演练,锻造救援“硬本领”。为提升溺水事故处置效能,龙里县联动多部门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7月17日,洗马镇联合县公安局、县水务局、县应急局、县红十字会、洗马镇卫生院等单位及应急抢险志愿服务队,模拟真实溺水场景开展协同救援。演练中,志愿者与专业人员密切配合,迅速投掷救生圈、铺设救生绳,穿救生衣下水施救,上岸后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整个过程紧张有序、配合紧密。演练不仅有效检验了各部门应对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还进一步提升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水平。目前,该县已开展应急演练3场。
全域排查隐患整治,织牢监管“防护网”。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龙里县对辖区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各镇(街道)、有关部门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聚焦水库、山塘、高风险河段等重点区域,在危险点位设置警示牌、隔离带、防护栏,配齐竹竿、救生圈等“救命装备”;压实水域管理责任,志愿者与责任人协同落实每日巡查,做到隐患“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截至目前,该县共组织1500余名志愿者对各类型水域开展巡查排查,338处重点水域已全部落实“四个一”(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根救生竹竿)措施,劝离未成年人131人次。
汇聚志愿协同力量,激活防控“源动力”。龙里县凝聚“部门+社会”多元力量,为防溺水工作注入志愿活力。各镇(街道)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县水务局、县红十字会、县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及社会各界志愿者,在一号桥、董下桥等群众聚集水域开展“平安一夏”志愿服务。活动中,县红十字会、消防救援大队专业人员现场演示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实用急救技能,讲解救生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让群众直观掌握实用救援技巧;志愿者还通过村广播、微信群、张贴海报等多种方式广泛传播安全知识,提醒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目前已开展志愿服务300余场,服务群众1.1万余人次。
从全域宣传到实战演练,从隐患排查到志愿协同,龙里县以志愿服务为先锋,将防溺水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下一步,龙里县将持续壮大志愿队伍,优化防护举措,拧紧责任链条,以更严密的部署、更扎实的行动,守护好每一位群众的生命安全,让暑期安全防线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