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基层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境“三步”焕新 乡村向美而行
——罗甸县达上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

  徐忠洁   胡绍先

  当第一缕晨光照亮屋檐,罗甸县边阳镇达上村的清晨便悄然苏醒——平坦洁净的道路延伸至村巷深处,整齐有序的农家院错落有致,清澈见底的沟渠流水潺潺,鸡犬之声相闻却不见禽畜散养踪迹……这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图景,正是达上村通过“三步走”扎实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所取得的生动成果。

  以宣传润民心,变“站着看”为“主动干”

  “就像人要常换洗衣服,卫生也要经常打扫,住着才更舒心。”正在整理柴草、清扫落叶的沙子湾组村民刘隆高这样说道。他的话,折射出达上村村民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如何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宣传引导至关重要。

  达上村以宣传为先导,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政策如清泉般滋润群众心田。线上,村组微信群不再是简单传达通知的平台,而是成为政策解读、成果展示、典型宣传的“微课堂”。一条条动态,一张张照片,唤醒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线下,30余场院坝会开到了榕树下、院坝里,千余份宣传资料发放到户、宣传到人,18条宣传标语悬挂在村头巷尾。

  推心置腹地交流、真实的场景照片、微信群中“卫生示范户”的视频展播、工作人员上门耐心讲解……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改善了环境,更推动了村民思想从“站着看”到“主动干”、从“嫌麻烦”到“比干净”的转变。以往的“懒散习惯”,正逐渐被“扫干净、摆整齐、改习惯”的新风尚所取代。

  以指导促整改,让“旧庭院”焕发“新气象”

  “我们在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过程中,注重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干净整洁,不刻意花钱装饰,追求一种‘不涂口红、不画眉毛’的自然美。”达上村党支部书记敖永华介绍。

  整治,不是表面修饰,而是洗脸净面、修身正行。解决生活垃圾乱扔、柴草乱堆、污水乱排、家禽散养等问题,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示范带领。

  达上村紧扣整治重点,指导群众在不额外支出的前提下开展修缮整改,使曾经杂乱的“旧庭院”焕然一新。一支由党员先锋、干部带头、保洁员和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奋战在一线,累计清运生活垃圾140吨,疏浚塘沟5处,清理卫生死角18处,让村庄洗去尘垢,焕发新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达上村选取了一批示范农户,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美丽庭院”“卫生家庭”,让村民亲眼见证整治成效,主动学习庭院功能分区妙招。

  由村“两委”牵头,创新建立“村干部+网格员+小组长”三级联动机制,以网格为单元、家庭为单位,走进211户村民家中,针对柴草堆放、畜禽归圈、污水处理等难题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干部们不仅言传,更亲身示范,与村民一起动手整改,让宜居家园的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

  如今的达上村,家家户户门前整洁、屋后有序,以往杂乱的柴草堆变成整齐的风景线,鸡鸣牛哞却无粪污扰人,乡村肌理重归洁净与健康。

  以机制固长效,使“一时美”变成“一直美”

  环境治理如绣花,需下足慢功夫、细功夫,达上村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于是,村民们一致决定将环境卫生要求写入村规民约,使“严禁随地乱倒乱堆垃圾,家畜圈养,粪土定点堆放,禁止乱排粪水和污水在公路上”从倡议变为责任,更用“积分兑换”“评比表彰”激发大家的荣誉感。

  定期开展的“卫生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让“两清两改两治理”不再是村“两委”和驻村干部的“独角戏”,成为全村共同关注的大事。

  乡邻之间也不再“各扫门前雪”,而是相互监督,彼此提醒、互助共进。村民刘隆高家柴草整齐、庭院洁净;刘龙斌家畜禽规范圈养、农具摆放有序……像这样的卫生文明家庭,全村已有77户。达上村如今的“一时美”,正向着“一直美”逐渐转变。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社会
   第06版:文旅
   第07版:基层
   第08版:民族花环
图书馆“焕新升级”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环境“三步”焕新 乡村向美而行
多措并举让乡村既有“颜”更有“质”
急救知识进校园 提升学生应急救护能力
独山两小学一年级新生迎来传统入学礼
黔南日报基层07环境“三步”焕新 乡村向美而行 2025-09-19 2 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