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罗天秀 姚元梅)近日,记者走进罗甸县民族图书馆新馆,只见明亮整洁的大厅内,各类书籍报刊整齐陈列于书架,阅读区、自习区、儿童区等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市民或静心阅读,或专注学习,浓厚的书香氛围弥漫整个空间。
“新图书馆功能齐全、环境舒适,既能借书又能自习,太方便了!”正在馆内阅读的市民印庭同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共同感受。
此前,罗甸县民族图书馆旧馆位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因位置偏远、设施陈旧、馆藏匮乏,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转机源自国投集团的帮扶——2023年至2024年,该集团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47万元,用于新馆建设、配套设施采购和图书补充,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焕新升级”。
“新馆严格按国家二级馆标准建设,总面积1779平方米,可容纳20万册藏书。”罗甸县民族图书馆馆长周锋介绍,新馆不仅规模扩大,还细分为馆藏图书区、电子阅览区、学习区、儿童活动区、文化活动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可同时满足300余人阅读学习,彻底改变了旧馆“空间小、功能弱”的困境。
在丰富馆藏方面,图书馆依托国投集团资源与资金支持,积极对接韬奋基金会、贵州省图书馆、出版社及爱心机构等,共获赠图书5.3万册,内容涵盖民族文化、农业技术、少儿读物等多个类别。馆藏总量从原来的4.71万册增至10万余册,切实解决了“有馆无书、藏书不足”的问题,让群众不仅有处可读,更有书可读。
“图书采购紧扣读者实际需求,努力做到精准服务。”周锋介绍,自新馆开放以来,每日均有数十位读者前来借阅和学习,暑期及周末更是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打卡”阅读。
如今,罗甸县民族图书馆不仅是借阅场所,更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今年以来,图书馆挂牌“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实践基地”,并依托该基地开展了6场全民阅读主题讲座、3场红石榴读书会及2场阅读交流会,将优质文化资源送至群众身边。
图为罗甸县民族图书馆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