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长宣) 近年来,长顺县借助北京邮电大学、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协作帮扶契机,紧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思路,持之以恒强基固本、提质增效,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新跨越。
借助帮扶资源,实现学生就业。长顺县中等职业学校借助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通讯领域领军学术优势和校企资源,合作开办的全省首个“5G通信技术”特色专业成为学校办学“王牌”,累计培养毕业生326名,部分毕业生收入可达每月1.5万元左右。通过东西部协作帮扶,与广州医药职业学校合作,提升护理专业办学能力,成功获批了护理专业办学资质,护理专业在校学生扩增至1500余人,近两年来就业率达97%以上。
创新办学理念,深化产教融合。长顺县中等职业学校探索实践“前校后厂”“校厂一体”的办学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由学校出场地、出学生,企业带师傅、带设备,毕业后学生转变身份为企业员工。今年5月,长顺县中等职业学校引进了贵州洪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入校,合作开设“中餐烹饪”专业订单培养厨师,招收98名学生,企业选派6名教师驻校教学,学生把课堂当职场、把作业当产品,毕业后95%的学生成为该公司连锁店的员工,形成“一企一专一业”的产教融合发展机制。
建立联动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围绕“市场所需、职校所能”,聚焦新经济、新业态,瞄准市场设置特色专业,依托北京邮电大学对接华为、小米、OPPO、VIVO等通信领域领军企业,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订单式培养了528名企业急需高级蓝领技术人才。针对消防队伍体制改革后,专职消防员需求缺口大的情况,与贵州顺云消防科技有限公司开设“防灾减灾技术(消防方向)专业”定向培养专职消防员。针对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服务维修人才紧缺的情况,通过引进市场主体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开设“绿色通道”,升学就业“双提升”。今年以来,长顺县中等职业学校先后与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贵阳护理职业学院、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职院校联合开展“3+3”中高职贯通办学,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增设了学历提升的“绿色通道”,全面推进“职普融通”工程和分类高考,让中职学生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机会。截至目前,长顺县通过畅通“中高本”成长渠道,创新招生模式,办学规模由2021年的3100人上升至现在的3400人,顺利完成升学2623人,省州级以上获奖由2021年的10人次增加至现在的26人次,毕业生就业率由2021年87%上升至现在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