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王孝文 王冬至 谭海玲) 今年,罗甸县在“早”字上下足功夫,通过提前谋划部署,统筹做好种子、化肥、农机等农资的调运和储备等工作,全力保障春耕生产需求。
眼下,正值罗甸县早春蔬菜种植的高峰期。在全县各个种植区域,村民们正忙着开展翻犁土地、掏厢、起垄、覆膜、移栽蔬菜等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同时,在各个农资经营门店,各类种子、肥料、地膜、农机等农资整齐摆放,货源充足。
2月24日,记者随同罗甸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县城各个农资农机经营门店例行检查中看到,在各个农资销售门店,各类农资销售逐渐火热起来,陆续有农户前来选购。
“我去年销售肥料200多吨,今年仓库储备有肥料60多吨,店面现在还有大量的种子和农膜,蔬菜、玉米、水稻都有很多品种供农户选择,农户有需要我随时补货,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农资销售商王飞说,这几年,罗甸县蔬菜、果树、水稻等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提升,农户对肥料和种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在备足农资的同时,为提高春耕生产的机械化耕作水平,罗甸县提前与各大农机生产厂家及供应商沟通协调,备足农机,力争在“早”上赢得时间。
“农户要买农机,我们都是按照要求,购买之前全部都要培训,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说明书现场指导操作,学会了签了字才能拿走。”农机销售商泮昆介绍,目前,他的店面备有20多台微型旋耕机,只要农户有需要,第一时间从贵阳调货下来。
罗甸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备足农资、满足春耕生产需求的同时,为确保农资保质保量,保障春耕生产安全,今年春节以来,罗甸县农业农村局出动了执法人员293人次,对全县115家农资经营主体进行分片区、拉网式专项检查,严把农资质量关,围绕农资市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种子、农药、肥料以及农机销售情况,从源头保障农资质量,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安全,确保群众播下放心种,施上放心肥。
作为全国“菜篮子”生产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贵阳市和贵安新区保供蔬菜基地,近年来,罗甸县按照“早谋划、早发动、早安排”的要求,及时开展春耕生产物资需求、储备摸底调查工作,并联合县供销社,做好各乡镇及农资经营主体物资调运保障工作,同时,通过政府引导协调农机进行社会化服务,提高生产效率,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为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我们协调14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调动8000余台套农机具投入春耕生产,已完成机耕作业面积24.2万亩。”罗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储备玉米种子140吨、水稻种子109吨、大豆种子214吨、化肥6000余吨、农药44吨、农膜707吨,各项物资储备充足,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图为执法人员在农资农机经营门店开展例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