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张明坤
在独山县,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枕戈待旦、向险而行,在暴雨洪流中筑起生命防线,于烈焰火场里托举生的希望,他们就是独山县森林防火应急救援队。在一次次任务中,他们披上“橙色盔甲”,穿梭于山岳间,为人民群众筑起生命之堤、搭建救援通道。
“谁都没有想到那场雨会这么大。”救援队一分队队长韦开胜再次回忆起不久前进行的那场救援,依然心有余悸。洪水肆虐村庄,山体滑坡断路,信号中断失联……一幕幕场景在他眼前浮现,也将记者带入那场惊心动魄的洪水救援中。
今年6月,独山县持续遭遇强降雨,由于地势北高南低,且东北部为中低山山地,部分镇(村)出现内涝,独山县迅速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统筹部署救援工作。
汛情即是命令,6月21日,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森林防火应急救援队及时转变角色、主动担当,投入防汛抢险一线,深入基长镇江寨村、麻尾镇尧棒村等受灾严重的村寨开展防汛抢险任务,用专业与担当筑起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堤坝”。
“救援工作辛苦且危险,但大家都没有一丝退缩,全力搜救转移被困人员,只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韦开胜说,作为国家综合性常备应急力量,队伍是准军事化管理,不少队员是党员、退役军人。
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救援队还发挥森林应急救援特长,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向涉林企业职工、林区村寨群众宣传防汛救灾与林业地质灾害防治等知识,并对重点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开展地毯式排查。
“通过巡查,我们共发现山体滑坡隐患点5处、树木倒伏风险区域12处,并及时设置了警示标识,协调专业队伍加固树木、清理排水沟渠,有效避免灾后隐患和水土流失。”韦开胜说。
救援与安全“两手抓两手硬”的背后,是独山县森林防火应急救援队一次次攻坚克难、屡创佳绩的生动实践。
2025年以来,独山县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安排部署,严格落实独山县“1333”森林防灭火机制,建成以退役军人为主的30人县级森林防火应急救援队。
自组建以来,救援队始终坚守在防火最前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在本轮防火期内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各类火情较去年下降68.97%,未发生国家热点和较大以上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0.8‰以下。
亮眼的答卷,离不开科学完备的装备支撑体系。目前,救援队配置有3辆消防运兵车、6套便携式高扬程水泵、52台风力灭火机、52台背负式喷水枪,森林防灭火响应效率得到有力提升,火场控制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切实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
同时,救援队还将安全宣教的触角延伸至林区每个角落,村寨、林区施工单位、涉林企业、农林果园……处处可见他们开展森林防火和防灾减灾宣传的身影,本轮防火期间,救援队共开展集中宣传10次、“敲门行动”2次,发放森林防火“十不准”、警示案例资料、禁火令等宣传资料共7万余份。
“我们作为一支专业救援队伍,必须不辱使命。”韦开胜表示,接下来,救援队还将继续苦练本领,争取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再立新功。
闻令而动、夙夜奋战,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他们用青春续写着新时代应急管理人的本色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