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生态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森林资源
  王涛为群众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王涛(中)和同事们进行松褐天牛监测工作

  护林员在林区悬挂森林保护宣传标语

  护林员正在巡林

  龙里县融媒体中心   张登艳   刘匀龙

  位于龙里县境内的省国有龙里林场,青山绵延,森林茂密,环境优美。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脚踏崎岖山路,默默守护着林区的安全与宁静,他们被誉为守山保林的“森林卫士”,用脚步丈量青山,用责任守护绿色,王涛便是其中之一。

  早上9点,王涛和管护站的同事们拿起镰刀,背上水壶,便开始了一天的巡林工作。据了解,王涛是名副其实的“林三代”,现任龙里林场大土工区老罗堡管护站班长,爷爷和父母都是龙里林场的职工,他从小生长在林区,深受祖辈和父辈们的感染和影响。2017年,王涛脱下军装,退伍转业安置到龙里林场,接过父辈护林的“接力棒”,成为第三代护林人,继续传承老一辈的林业精神,扎根林区,守护这片绿色林海。

  “我们基本上一个星期要把林区所有边界巡护完,每天巡林至少9至10公里,大概要走2.5万步左右。” 王涛说,护林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十分复杂的工作,除了日常的巡山防火外,森林病虫害防治也是护林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1、2、3、4、5、6、7、8、9,一共有9只雌虫。”像往常一样,王涛和巡林伙伴们日常进行松褐天牛监测工作。他说,要想做好护林员工作,必须充分掌握森林资源管护、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每天上山,我们要观察树木有无病虫害,如果有,我们要做详细记录,报到防治科,配合防治科处置病虫害。日常工作中,其实也是实践和学习的过程,对自己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每天如此,也逐渐成为一个森林‘土专家’了。”王涛表示。

  今年是王涛从事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第8个年头,他始终坚持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本质,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难。龙里林场大土工区老罗堡3500亩林地都是他的管护范围,8年间,他踏遍林间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坡顶沟壑,他都如数家珍,是大家口中的山林“活地图”。

  “王涛是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无论熬多少个夜,他都没有怨言。”同为站内护林员的刘筑林对王涛赞不绝口。

  “他把上两代人的林业精神传承下来,各方面表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也是一个得力的助手,把工作交给他我很放心。”龙里林场大土工区负责人说。

  在龙里林场,像王涛一样的护林员有40多位,他们常年坚守在护林一线,把森林当成第二个“家”,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假期,一旦进入二级火险等级,就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只为把这个“家”看好、护好。

  “要把大家和小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我们作为森林资源管护人员,要把肩上的责任担好担实。”龙里林场大土工区负责人说。

  当记者问王涛累不累时,王涛说:“我觉得也累,毕竟每天要巡视那么大片林子,但是每天不去看看,又觉得不踏实、不放心。”

  8年来,王涛所负责的辖区地块没有发生一起盗伐林木的案件,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森林火灾及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护林员,责任重大,我以后要把工作做得更好,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大自然,保护森林资源。”王涛说。

  龙里林场成立60多年来,三代林场人奋斗在造林、护林一线,他们承载着龙里县厚重的生态底色,每一棵茁壮成长的树木,都凝聚着护林员们的辛勤与汗水。如今,全县有护林员近1200名,龙里县的森林覆盖率达63.41%,是周边县(市)中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龙里这座小城的生态文明底色也因为护林员们的坚守而越来越“靓”。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经济
   第05版:社会
   第06版:生态
   第07版:党建
   第08版:基层
我州启动中央小型引调水工程项目建设
黔南:推进河湖管护 改善水生态环境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森林资源
成功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锦鸡
开展非法捕捞突击执法巡查行动
开展系列野生鸟类保护专项行动
黔南日报生态06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森林资源 2025-08-25 2 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