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9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顺
12万亩稻谷机械化收割尽显“科技范”
  稻谷机械化收割现场

  本报讯 (曾乙珊   杨忠山) 金秋时节,长顺县的田野间满是丰收的景象。在摆所镇松港村的稻田里,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收割机穿梭其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饱满的稻穗被快速收割、脱粒,农户们只需提着口袋在田边等候装粮即可。

  这是长顺县推进农业机械化、助力秋收的生动场景,也让今年的秋收季多了“科技范儿”,少了“奔波苦”。

  机械化收割的高效便捷,让农户们切实受益。“农机收割确实给农户带来很大的方便,速度也很快。”松港村种植户韦永学感慨道。农户只需提供口袋,整个过程既快速又便捷。特别是在年轻人不在家、老年人独自在家的情况下,农机直接下田将稻谷收回来,让农户省心又省力。

  在科技和速度的加持下,相比之前的收割效率大幅提升,若用小型设备收割,需请五六个人工,一天仅能收两三亩,而农机作业10分钟就能收完一块田。

  这份“秋收无忧”的背后,既有农机合作社的服务支撑,更有地方政策的精准赋能。作为当地农机服务的“主力军”,长高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县里“1+7+N”合作模式,获得了关键的资金支持,如今已配齐4台收割机、8台旋耕机和1套薄膜育秧机,从收割到耕种的关键环节,都有了“机械力量”加持。

  “在收割期间每天可以收割到15亩左右,4台机子正常运行。目前,合作社已带动摆所镇所有适宜区域开展收割与旋耕作业,覆盖面积5000至6000亩。”长高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舜民介绍。

  为保障作业效率,合作社还建立了成熟的管理机制。2名正式工作人员负责统筹调度,再根据作业量聘请临时农机手,所有收益由合作社统一管理,按时给大家发工资,确保活儿有人干、服务不脱节。

  据了解,长顺县稻谷种植面积达12万亩。如今,以摆所镇为试点的机械化收割模式,正逐步在全县推广,不仅大幅提升了稻谷收获效率,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难题,更为全县粮食丰产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筑牢了坚实基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第05版: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第06版: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第07版: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
   第08版:法治
为奋力谱写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全力打造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贡献更大政协智慧和力量
丰收,是对耕耘最好的回答
收获的喜悦 别样的农业
秋日浪漫之约 绿博园粉黛花海美如画
12万亩稻谷机械化收割尽显“科技范”
黔南日报要闻0212万亩稻谷机械化收割尽显“科技范” 2025-09-23 2 2025年09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