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罗甸县融媒体中心 王孝文 郭其明 朱柳柳 张良静)近年来,随着罗甸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推进,广阔的农村地区正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科技农业企业的目光,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也为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日,沫阳镇沫阳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曾经金黄的稻田如今已经覆盖上了一层黑色地膜,村民们弯着腰,在地膜上熟练地划开小口,将一株株翠绿的辣椒幼苗栽种下去,然后仔细覆土、浇水、施肥,让这片土地再次焕发新的活力,一幅幅充满希望的秋种图就此展开。
“秋冬这一季我们种的是辣椒,亩产量4000公斤左右,亩产值在15000元到18000元。现在种植,到11月中旬就可以出产品了。”贵州昱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敏刚说。
为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难题,今年,沫阳村紧抓花溪区与罗甸县沫阳镇深入开展联系协作机遇,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高标准农田资源优势,成功吸引了贵州昱丰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为沫阳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去年,我们通过流转群众的土地,把‘小田’变成‘大田’,今年,我们又通过花溪区帮扶,引进了花溪区贵州昱丰科技有限公司来这里帮我们经营,解决我们村的闲置劳动力,带动周边群众一起种植。”沫阳镇沫阳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小甸说,沫阳村能有这片高标准农田,得益于实施“小田”变“大田”这个项目。过去,沫阳村的农田就像一块块碎片,分布零散,田埂交错,难以进行现代化耕作。2023年,沫阳村抢抓政策机遇,通过整合地块、深挖沟渠、堆积肥土、平整土地等作业把土地集中起来,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进一步完善了灌溉、排水、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也为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提供了便利。
“公司在沫阳村基地大概有50多亩地,现在每天务工人员有二三十人。得益于高标准农田的便利条件,公司入驻后,直接就可以投入生产。”赵敏刚说,公司通过采取生物防治和有机种植,加上喷滴灌设施高产种植等方式可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将高标准农田产值提升二至三倍。同时,公司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通过订单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与村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共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成果,积极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近年来,罗甸县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旱改水”和“田土块归并”土地平整工程,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持续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自2019年以来,共争取项目补助资金1.3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78万亩,主要涉及边阳、沫阳、逢亭、龙坪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