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红霞 岑俊霖)春茶采制虽已落幕,但在都匀市甘塘产业园内,一条银白色的“钢铁巨龙”正24小时运转。作为都匀市首条全自动碾茶生产线,它实现了“鲜叶进、成品出”的智能化蜕变,不仅填补了都匀茶产业链的关键空白,更开启了都匀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
日前,走进都匀南山茶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有条不紊运转着,鲜嫩的茶叶正经历一场“科技蜕变”,鲜叶从投料口进入后,依次完成蒸汽杀青、冷却、烘干、梗叶分离等工序,最后出来的就是成品碾茶,整个加工过程全部由智能化设备完成。都匀南山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刚详细介绍着每个环节,这条投资500万元的生产线,从今年四月底投入运行,采用日本工艺标准,精准控制每个环节的温湿度,确保产品品质稳定,日加工鲜叶能力达1吨,3小时就能完成从鲜叶到碾茶的全流程,精准锁住茶叶中的氨基酸、叶绿素等珍贵成分。
“都匀茶叶资源,并没有完完全全利用起来,转型碾茶加工,可以拓宽茶产业发展的路径。”金刚抚摸着刚下线的碾茶产品,道出了他转型碾茶的初心,传统都匀毛尖大多数仅采摘独芽,亩产低、成本高。采用碾茶工艺,采收春夏秋三季,提高了茶叶下树率,从而提升了茶农的收入。
望着高效运转的生产线,金刚信心满满,预计今年工厂碾茶产量50吨左右,500万元的产值。他说,目前抹茶市场需求很大,希望都匀茶产业能通过碾茶这个突破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今年下半年工厂还将投入两条传统工艺的高品质碾茶生产线,继续扩大规模,带动更多茶农增收。
近年来,随着都匀毛尖茶产业的发展,跟茶叶相关的衍生产品也越来越多。这条智能化生产线承载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梦想,更是整个都匀茶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科技与匠心共鸣,共同书写着都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