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5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携“观天探地·花漫黔南”参演2025贵州民族大团结大巡游
黔南方阵惊艳亮相

  记者   蒙帮婉

  5月18日,贵阳市中华北路至筑城广场沿线将成为民族文化的流动画卷!作为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城市接力倒计时重要活动,“2025贵州民族大团结大巡游”即将盛大启幕。黔南州将以“观天探地·花漫黔南”为主题,组织130人特色方阵惊艳登场,汇聚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多民族文化精华,打造一场集非遗技艺、传统歌舞、神秘图腾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四大特色队伍齐上阵

  解锁黔南民族文化密码

  黔南州方阵由四大板块组成,每支队伍各具匠心,既彰显民族传统,又融入时代活力:

  布依族《花棍舞》。20名布依族少女身着靛蓝蜡染服饰,手持嵌铜铃、缠花布的花棍轻盈舞动。腕间花棍翻飞,铜钱碰撞声与舞步节奏交织,重现惠水布依族欢庆丰收的热闹场景。这一承载着“勤劳智慧”基因的民间舞蹈,将用灵动姿态诉说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踩堂舞》。30人组成的苗族队伍中,10名男子执芦笙领舞,20名少女牵手环绕,随“九龙踩堂舞”音乐踏歌而舞。芦笙浑厚,舞步轻盈,或围成同心圆,或排成七彩队列,重现苗族祈愿风调雨顺的传统仪式,更成为青年男女传递情愫的浪漫表达,展现“共舞同心圆”的民族凝聚力。

  水族“贵州村马”。53人组成的水族方阵堪称“移动的文化展厅”,水王水后巡游,16名道旗手开道,水王、水后立于水族图腾装饰的华丽座车上,4名“骑士”护卫左右,2名少女牵起王后曳地披风,尽显水族王室文化的庄重与神秘。

  非遗流动馆。马尾绣传承人领衔12名盛装绣娘,与10名芦笙手共舞,将国家级非遗“马尾绣”的千针万线化作动态画卷,白色毛巾挥舞间,千年技艺在现代巡游中焕发光彩。

  多彩民族花漫黔南。27人组成的“文化万花筒”队伍中,布依族的靛蓝、苗族的银饰、水族的马尾绣、瑶族的红瑶服饰、毛南族的织锦交相辉映,更有“中国天眼宇航员”“荔波小七孔人偶”等黔南地标元素惊喜亮相,串联起“自然奇观+民族风情+科技魅力”的立体图景,展现多民族团结奋进的新时代风貌。

  文旅融合新场景

  130人共舞民族团结颂

  本次方阵由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牵头,三都县、惠水县联合承办,融合“非遗活化”“文旅IP”“科技赋能”三大亮点,通过舞蹈、服饰、图腾、人偶等多元载体,将黔南的“天坑奇观、绿博花城、非遗之乡”特色浓缩于600米巡游路线。130名演职人员历经数月编排,从服饰细节到舞蹈阵型精益求精,力求让观众“一眼阅尽黔南千年文化,一步穿越山水民族画卷”。

  当日9:00—11:30,巡游将从贵阳市中华北路启动,沿中华中路、南路至遵义路,最终汇聚筑城广场。市民游客可沿途观赏黔南方阵的灵动舞姿,扫码了解“观天探地·花漫黔南”旅游线路,沉浸式感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民族大团结氛围。

  “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黔南向世界递出的‘文化名片’。”黔南州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方阵将以“沉浸式巡游”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图景,为中国旅游日预热,助力贵州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新标杆。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副刊
报头
习近平向第三十四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理事会会议致贺信
不断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博物馆的“千面新生”
副省长郭成林到黔南调研
州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5年第三次集中学习研讨会
都匀首条全自动碾茶生产线投产
全州刺梨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
黔南方阵惊艳亮相
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黔南州代表队出征
黔南日报一版要闻01黔南方阵惊艳亮相 2025-05-18 2 2025年05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