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罗锦囊) 近年来,惠水县断杉镇立足筑牢基层战斗堡垒,采取“选、审、育、管”四举措抓实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建设,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双好双强”新时代村级干部队伍,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推优选优,精挑细选“过筛子”。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强化兼职村干部管理,建立村级干部队伍人选正负面清单,明确10种正面情形和10种负面情形,进一步规范推优选优标准。统筹镇级力量组建摸排工作组19支,对全镇19个村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为换届人选衔接打下坚实基础。打破地域、身份、资格、资历等界限,从在外经商务工优秀人才、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致富能手等群体中选拔储备村级后备力量。目前,届中补选补齐配强村干部3人,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23人,平均年龄2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88人,占比71.5%。
联审联查,筑牢用人“防火墙”。坚决扛实人选政治审查责任,按照“凡进必审”原则,采取“村集体研判+部门联审+党委会审批”形式,联合镇纪委、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部门,严格候选人选任前资格审查,杜绝“带病上岗”。坚持“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原则,对政治思想不坚定、工作成绩不突出、能力不胜任、评估不合格等情形的村常务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做到及时清理“出库”;对群众公认度更高、发展潜力更大、可塑性更强的优秀人才按程序纳入储备培养库,确保村级干部队伍整体持续向好。目前,调整工作作风不实、群众公认度不高、满意度差的村干部2人,调整村级后备力量20人次。
搭梯建台,多维培育“激活力”。研究制定《断杉镇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方案》,将村级后备力量培养纳入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点内容,明确培养周期,动态跟踪培育。推行“3+1”导师帮带制度,由1名镇领导班子成员、1名业务骨干干部、1名村党组织书记或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帮带1名村级后备力量,帮助指导处理村级事务,熟悉农村工作,助力快速成长。大力实施综合培训、推进跟岗锻炼,推荐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力量到镇办和先进地区跟岗锻炼,组织村级后备力量参加惠水县基层党员轮训班;利用镇级党校,全覆盖开展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力量能力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今年来,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护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等业务培训8次;组织村级后备力量参加基层党员轮训15人,吸收村级后备力量到村带薪试岗锻炼8人。
宽严相济,常态管理“不松懈”。推进经常性、分类别的谈心谈话,挂村领导每季度深入所挂村,与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开展谈心谈话,详细了解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解决合理诉求,让干部安心干事创业。常态化开展督导提醒教育,组建由镇党建办和镇纪委干部组成的作风督查组,定期到村督查,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示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纠偏正向;不定期组织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目前,挂村领导与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开展集体廉政谈话19次,镇作风督查组到村督查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