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田超超) 近年来,独山县井城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为主线,着力破解小区治理难题,通过聚焦资源整合、聚焦能力建设、聚焦服务优化三大路径,系统推进治理资源下沉、治理能力升级、服务效能提升,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小区治理新格局。
聚焦资源整合,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夯实数据底座,精准摸排治理资源,开展“敲门行动+智能问卷”全覆盖摸排,建立2万余户“一户一档”电子台账。动态梳理党员、退休干部、专业技能人才等群体,分类组建治理“人才库”,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强化红色引领,激活党员先锋动能,推行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开展“红色先锋”示范行动,推动党员亮身份、作表率。通过人才库定向推荐,36名党员进入业委会、自管委任职(其中5人担任主任),有效提升自治组织引领力。创新协商机制,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建立“党员议事会定方向、联户长议事汇集民情、居民议事会解难题”的三级协商机制,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实现小区事务“有人管、有人议、有人办”。
聚焦能力建设,培育专业高效治理骨干。靶向赋能提升专业素养,联合县住建局、物业企业党支部,对业委会成员、楼栋长等骨干开展《物业管理条例》解读、公共收益管理等专题培训5场,编发政策实务手册150册,推动骨干队伍政策应用、矛盾调解能力显著提升(累计化解物业纠纷等难题51件)。全程指导规范自治运行,选派4名经验丰富的干部驻点街道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由党工委副书记牵头组建专班,全程指导业委会换届、管理制度制定等工作(完成换届8次,覆盖检查小区75个,整改问题36项)。经验互鉴驱动模式创新,组织骨干赴福泉、都匀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以“走出去拓视野、引进来促转化”双轮驱动经验共享,搭建“智囊团成长共同体”,通过案例研讨推动治理模式迭代升级。
聚焦服务优化,畅通高效便民服务网络。线上平台“秒响应”,建立“社区——网格——楼栋”三级微信群,实行“一网格一群”。推行“党组织协调、网格支部监督、业委会督促、物业承办”的四方闭环机制,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线下阵地“暖服务”,压实网格员“前哨”职责,延伸服务窗口至居民家门口。2025年累计提供优待证办理、社保认证等上门服务300余次,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志愿服务“零距离”,整合“双报到”党员干部组建42支志愿服务队,通过“微心愿”认领、帮扶慰问等活动,2025年开展志愿服务4886人次,惠及留守未成年人等群体200余人,投入物资约8万元。图为开展“敲门行动+智能问卷”全覆盖摸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