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党建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塘县新坪村
“三轮驱动”实现后进逆袭

  本报讯(李启铭)   去年以来,平塘县掌布镇新坪村作为后进党组织,聚焦班子人心散、群众心气低、发展没方向等问题,痛定思痛,以党建破题、产业突围、治理聚力“三轮”驱动,经过1年的努力实现后发赶超,在今年全镇“排队抓尾”中由上年度的排名挂末升至第一,实现从后进到先进的逆袭。

  “前轮”引领,抓班子强队伍。建立“县级统筹+镇级督导+村级落实”三级帮扶机制,由包保县领导结对帮带村党支部书记,指导政策落实、厘清发展思路;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每2月到村研判班子运行情况,并选派经验丰富的第一书记驻村,帮助抓班子建设,吸纳2名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下降3岁。组织村干部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帮助开阔视野、提升政策把握与实践能力。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中储备后备力量6名,建立“老带新+轮岗练”培养机制,“一月一轮岗”安排跟岗学习24人次。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开设“田间课堂”,邀请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实地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4期,覆盖党员群众200余人次,培育“田秀才”“土专家”5名。镇党委对群众认可度不高的7名干部进行提醒和谈心谈话,对敢于担当、群众公认的1名驻村干部、2名村干部年度考核评为优秀,为1名符合条件的村干部进行薪酬套改,动员2名干部参加学历提升,推荐2名优秀村干部参加公开招录考试,村干部实现了“要我干”到“主动干”。

  “后轮”驱动,抓产业促增收。村“两委”立足本地喀斯特地貌特征,勘察发现清风洞具有恒温恒湿的独特优势,提出“洞穴经济”发展思路。通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统筹资源,精准定位洞穴食用菌产业,利用洞穴天然空间建设标准化种植区,引进短平快食用菌品种,构建“一次投放——循环种植——废料加工”生态循环可持续产业链,打破了发展困境。用好包保领导和部门资源,累计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省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320万元,投放17万个平菇菌棒,完成道路硬化、供电系统升级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备保鲜设备、监控系统等现代化生产设施。推行“户头入股+劳务合作”模式,组织村民入股合作社项目,保底分红与效益分红双挂钩,实现村民共建共享。组织致富带头人赴贵阳培训,选派5名村干部到黔西南晴隆县考察学习,驻村第一书记与村党支部书记多次到周边乡镇学习管理经验,通过“学研结合”优化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目前,该产业已带动230余人次就业,人均月增收1500元,村集体经济较上年增加15.9万元,利益联结200余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

  “辅轮”支撑,抓治理推善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农业生产不便问题,村“两委”牵头争资争项,统一规划整治土地1900余亩,修缮灌溉沟渠5公里,解决3个自然村寨农业生产季节性缺水问题。针对生产道路路面坑洼问题,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组织党员群众投工投劳,硬化道路2.1公里,解决群众生产出行难题。为解决“群众躲着干部走”问题,村“两委”推行“院坝协商”工作法,将议事地点搬到村民院坝、田间地头,围绕“两清两改两治理”、森林防火、垃圾转运等热点问题开展协商11次,达成9项共识。依托“党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由党员、联户长包片联系,全年排查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10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布依“六月六”本土文化宣传6场次。开展“最美家庭”“孝老爱亲模范”评选,表扬激励先进典型15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如今,村里打牌的少了、跳舞的多了,吵架的少了、帮忙的多了,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经济
   第05版:社会
   第06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
   第08版:党建
建强村级后备力量 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四个强化”打造园区党建提质增效“新引擎”
“三轮驱动”实现后进逆袭
“服务循环链”解锁治理新密码
黔南日报党建08“三轮驱动”实现后进逆袭 2025-09-01 2 2025年09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