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经济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瓮安
小葡萄“串”起“甜蜜”致富路
  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葡萄园里硕果累累

  本报讯(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赵才旭   吴雨阳)日前,瓮安县永和镇白水河社区凉水井的葡萄园内果香四溢,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垂挂枝头,吸引着游客慕名而来。

  记者走进这片充满活力的种植基地,68岁的负责人吴才华正忙碌于接待采摘客群与田间管理之间,他身后,绿意盎然的葡萄架下,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采收,构成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图景。

  作为当地特色农业的代表,该基地以市场青睐的“阳光玫瑰”为核心品种,科学搭配妮娜皇后、巨峰等优质葡萄,形成多样化的产品矩阵。尽管种植面积仅5亩,却凭借精细化管理和生态种植理念实现高产高效——年产量达5吨,且果实糖分充足、果汁丰盈、颗粒饱满,深受消费者喜爱。“我们从不盲目追求产量,而是坚持每年施用20吨农家肥,拒绝过度依赖化学肥料。”吴才华抚摸着沉甸甸的葡萄串说道,这份对品质的执着贯穿种植全过程。基地采用管道式精准施肥技术,将营养物质直送根系,大幅减少养分流失;严格把控农药使用,全年仅在开花前喷施两次,从源头保障果实安全。

  创新的销售模式成为连接田园与市场的桥梁。基地推行“果园采摘+送货上门”服务,结合本地消费水平制定亲民价格,今年葡萄售价为16元/公斤。“让利于民才能聚拢人气,我们希望更多人尝到这份‘甜蜜’。”吴才华表示,目前采摘期从8月中旬延续至11月上旬,葡萄耐储存特性更将销售周期延长两个月,有效扩大市场覆盖面。

  产业的发展为周边村民铺就了增收之路。像村民吴文平这样的“候鸟型”务工者不在少数,农闲时前来从事挖沟、施肥、采摘等工作,既能兼顾家庭,又能获得稳定收入。“家门口就业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吴文平边打包葡萄边笑道。据统计,葡萄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就业驿站”,带动周边劳动力灵活就业。

  白水河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廷焕介绍,近年来,社区立足自然资源禀赋,构建起葡萄、刺梨、辣椒、茶叶、太子参等多元产业格局。随着各产业协同发展,村民就业机会显著增多,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特色产业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天地。”刘廷焕望着连片的葡萄架感慨道。

  如今,这颗凝结着生态智慧与匠心耕耘的“小葡萄”,正串起一条涵盖绿色生产、技术创新、联农带农的产业链,为瓮安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力。下一步,基地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深化技术革新,培育更高品质的葡萄品种,让“甜蜜事业”焕发持久生机。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经济
   第05版:社会
   第06版:生态
   第07版:党建
   第08版:基层
小葡萄“串”起“甜蜜”致富路
蜜桔丰收让群众腰包更厚实
广告
黔南日报经济04小葡萄“串”起“甜蜜”致富路 2025-09-15 2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