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龙集宽 尹泽)近年来,瓮安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村干部“待遇低、人难留、干事创业热情不高”等问题,持续完善村干部政治激励、待遇保障、人文关怀等机制,提升村级岗位含金量和吸引力,不断激励村干部锐意进取、担当作为,推动村干部鼓足干劲挑大梁。
政治上有“奔头”,让村干部更“上心”。近年来,瓮安县每年坚持拿出一定比例的岗位,加大对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副书记、副主任、文书“五类人员”定向招聘、专项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力度,大专学历以上、40周岁以下并达到一定工作年限的均可报名。2021年以来,通过“定向+专项”相结合的方式招聘公务员5名、事业单位15名。畅通村党组织书记上升渠道,定期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打破职业发展瓶颈,对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村干部,在评先选优上给予倾斜。2021年以来,8名优秀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4名优秀村干部享受四级主任科员待遇,34名村干部获得州级、县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
待遇上有“甜头”,让村干部更“专心”。近年来,瓮安县严格落实村干部“345”薪酬保障机制,将村干部报酬与工作年限、学历、表彰等挂钩,实行基本薪酬、绩效考核奖励、社会保障、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等多元保障机制,推动全县“一肩挑”人员平均年薪到手达6万余元、较2021年增长33.33%,其他副职人员平均年薪4.82万元、较2021年增长38.9%。推行“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对等奖励”双激励机制,在实施创收奖励的基础上,对经营性纯收益10万元以上前10名的村兑现对等奖励。2024年以来,共114名村干部参与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发放资金92.86万元,其中,建中镇白沙村、天文镇乌江村、岚关乡茶海村等8个村兑现对等奖励31万余元。
保障上有“靠头”,让村干部更“放心”。针对村干部在一线面临的各项意外风险,县财政统筹资金为村干部按比例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乡镇财政统筹资金每年组织村干部进行健康体检,为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保障村干部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体魄开展工作。建立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机制,每年开展一次离任村干部资格认定,对连续任满2届6年或累计任满3届9年正常离任的村干部,给予最高2600元/年的生活补助,确保村干部“退有所养”,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