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抵塘村——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乡村叙事

  抵塘村属惠水县断杉镇。位于镇境东南部,面积23.62平方千米。共有276户,1174人,以汉族、布依族、苗族为主,村委会驻硐口。房屋多为砖混结构;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种植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辖区内居民点基本通硬化路,交通便利。

  硐口是断杉镇抵塘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也是早年抵塘小学的所在地,在70年代,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抵塘小学有一至六年级,学生总数达200余人。因此地半山腰绝壁间有个溶洞而得名,在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衰败,地方匪患四起,硐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都把生活用品搬到洞中躲避匪患,故把硐口后山坡称为落难坡,该洞下方寨子称“洞口”,后改称硐口。聚落形态呈块状分布;依山建寨,坐北向南。现硐口组的落难坡中的洞已经开放,是贵州稍有名气的穴居部落所在地,当地人民把“落难坡”更名为兴旺坡,现在该地村民,年轻人在外务工,老年人在家务农,中年人参与接待游客,每家都有着可观的收入,家家都有小汽车,过着幸福的生活。

  抵塘村粮食生产种类丰富,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小米、高粱、红薯、土豆等,不过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高粱、小麦、小米产量低,种植面积较小。豆类有黄豆、绿豆等,蔬菜以白菜、茄子等为主,养殖业涵盖牛、猪、鸡等,经济作物则以油菜、辣椒为主。农业生产模式多样,域内多为一年一熟,部分水田春种水稻秋种油菜籽;旱地春种玉米,秋季种油菜、小麦等,并推行间作制,次年成熟。当地还有独特的农事活动,新猪圈落成时,主家会请木匠备酒肉在圈内祭神,木匠祭毕于圈内食祭品,称“祭圈”或“扫圈”,寓意养猪交好运;腊月三十夜,农家在圈门外祭圈门土地,祈愿牲畜平安。此外,农户新买牛、猪时,要用纸、香祭拜圈舍,祈求土地神保佑牲畜安康、多产,保佑无病无灾。

  抵塘村历史先人勤奋耕作、勤俭持家,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靠传统的生产方式维持生计。他们以“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作为家教内容,倡导子女后辈克己复礼,注重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十分注重传统美德教育。如今,抵塘村风俗简朴、道德淳朴、文明向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旧风陋习被摒弃。解放前的父母包办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被彻底打破,新风尚下提倡自由恋爱、和谐生活。旧时妇女在家庭、社会中没有地位,被迫裹脚等习俗也一去不返,如今的妇女参加竞选、担任干部,真真正正撑起了“半边天”。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经济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副刊
   第07版:金融
   第08版:基层
“精准施训”助推“高效办成一件事”
都匀制造“链”动东南亚
好家风滋养幸福花 手足情共富乡邻亲
三都:16.8万亩稻田“机收+测产”双保障亩产稳增
抵塘村——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乡村叙事
黔南日报要闻02抵塘村——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乡村叙事 2025-09-25 2 2025年09月25日 星期四